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册
《
狐狸分奶酪
》
说课稿
一、
说教材
《
狐狸分奶酪
》
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组的第二篇课文,本单元的主题是“
相处”
,训练重点是引导孩子们,通过童话故事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
。
本篇课文故事情节生动有趣,角色个性鲜明,是匈牙利的民间故事,讲的是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,狐狸趁他们拌嘴时提议帮他们分奶酪,在
分
的过程中,狐狸故意分配不匀,而小熊哥俩都不愿吃亏,让狐狸一次又一次的有机会吃
奶酪
,最后一整块奶酪都被狐狸吃光了,两只小熊这才恍然大悟,可狐狸还狡辩说他分得很公平!故事中的狐狸非常狡猾,他从一开始就打着“
如意算盘”
想吃掉奶酪,而文章的小熊们却傻乎乎的不明就里,总在奶酪的大小上斤斤计较,看不清楚狐狸行为的用意
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同伴之间斤斤计较
,
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
。
本篇文章篇幅较长,有11
个自然段,采用对话的形式推进故事的发展,文中配有一幅插图,图中的狐狸手拿两块一大一小
的奶酪,
一脸的自信
得意,
两只小熊抬着头
,
托着下巴一脸的困惑,生动形象的展示了人物表情
及心理。
二、
说目标
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,结合本阶段识字阅读的重点,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,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
:
1
、
知识
目标
:
认识“酪、捡”
等12
个生字
,会写“奶、始”等8
个字
。
2
、
语感
目标
:
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会分角色读课文
。
3
、
能力目标
:
读懂故事内容,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,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
。
三
、重
难点
在确定教学目标后,我把本科划分为两个课时,本次说课的内容为第二课时,其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
、
分角色读课文,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,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
。
四、
说教法
、
学法
。
先学后教
、
以学定教
、
会的不教
。
上课前一天下发本课前置小研究
,
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,当堂解决孩子们困惑的地方,或者我认为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教学,课堂上的教学方法,以小组合作,展示交流为主
。
1、
简笔画
激趣
法,二年级的孩子同样喜欢直观形象的内容,我利用简笔画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,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,激发学习兴趣,
2、
探究质疑法,在教学中出示核心问题,狐狸说他分
得
很公平,谁也没多吃一口,谁也没少吃一口,你同意
狐狸
的说法吗?如果你是小熊,你会怎么做?贯穿课文,当然在教学方法中更重要的是顺学而导法,本课的内容比较浅显,虽然篇幅比较长,但是理解课文之后,分析人物的本质特点,让学生们自己合作交流,共同进步
。
五、
说过程
这节课我的教学思路预设为
:
(一)、
简笔画
激趣
导入,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,是谁呀?简笔画
当堂
出
示(
狐狸
)2
、
指名读好课文题目,
板书课题。
(二)、巧解题
1
、
课件出示,
学生小组交流
有关从题目入手收集的资料,
2
、
教师
相机
补充
:
(三)、巧浏览
1
、
自由读课文
、懂
内容
、知
体裁
。
2
、
课件出示前置小研究的第二部分内容,全班交流
,
个别展示
。
(
四
)、
巧发现
、
会读文,
课件出示本课,狐狸谈话的
次数
和内容,主要内容是分角色读课
文,
也可以表演读
,
学生自带类似于奶酪的食物,重点是读出狐狸分
奶酪时
的语气和小熊与狐狸对话的语气
。
(五)
、巧
探究
狐狸说,
他
分
得
很公平,谁也没多吃一口,谁也没少吃一口,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?如果你是小熊会怎么做?这个不要求限制,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,想说什么说什么,全班交流
。
(六)
、
巧拓展
分享你收集到的有关狐狸的故事吧,大声
地
读给同学听,或者个别展示,要读出其中的有趣!
七、说板书
狐狸分奶酪
狐狸
小熊
帮忙
分
捡
拌嘴
故意分不匀
同伴斤斤计较
一整块
谁也没吃到
本课板书分为三部分,一主人公狐狸和两只小熊
;
二是狐狸说话的内容
和
小熊说话的内容,形成对比
;三是斤斤计较导致结果
,每一次小熊和狐狸的对话,各自的心里都有不同的想法
。
八、
说反思,
(一)、
教学设计上的特点
:
1
、
突出以
趣
引路,
以读领悟狐狸的狡猾本性
教学
。
2
、
引导个性朗读
,
与文本对话,激发情感的生成
。
3
、
抓住文本特点,创设童话,落实
说话
训练,
(
二
)、
教学设计中的困惑
:
1
、
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,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
时,
教学中是否会出现课堂调控上的不足
。
2
、
由于时间的关系,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,是否会流于形式
,
展示时间不够充足是否过窄
。
最后
,
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,希望能在不断
地
探索,不断
地
实践,不断
地
遗憾中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
。
|